部门要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部门要闻 -> 正文

智启未来!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打造AI+教育新生态

发布日期:2025-04-01     点击量:

建设教育强国,利器在科技。今年1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中明确提出“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”战略部署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,将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,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深度融合。

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战略眼光锚定未来教育风向,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,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,率先构建“AI赋能、数智融合”的人才培养体系,形成“专业升级、课程改革、基地赋能”三维联动的新格局。通过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深改实践,促进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契合,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智化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树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标杆。

一、专业升级,打造“AI+”专业集群

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,于2022年率先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,现有三个年级在校生共190人。学校以“AI+数字化”技术赋能全专业,精准对接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,提升学生数字素养,培养跨专业的技术思维与伦理意识。学校成立了微专业建设与教学中心,下一步将构建面向智能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低空经济等人才紧缺领域或新兴产业的AI型微专业体系,开发聚焦行业转型升级的“急需紧缺型”“应用技能型”微专业,形成“课程群+实训平台+认证体系”一体化培养模式,实现学生跨专业应用能力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。

二、课程改革,构建“AI+”课程体系

学校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《人工智能基础》公共必修课程,构建“基础理论—技能实践—综合创新”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,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(AIGC)前沿技术,奠定通识教育基础。同时,全面推行“AI+专业技能”课程改革,实现人工智能与专业的深度融合,提升学生岗位数字化适应能力。学校开设的《人工智能基础》课程获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线上学习平台累计访问量超3800万人次,学生满意度达96.2%。课程资源被广东省内外20余所高校选用,形成广泛辐射效应。

图1 《人工智能基础》课程学银在线平台开课情况

三、基地赋能,产教科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

学校目前重点建设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综合实训基地(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支持项目),并牵头成立人工智能产教科(校企)联盟,汇聚25家企事业单位,共建共享实训平台与课程资源,充分发挥基地人才培养、跨专业赋能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。依托该基地,学校于2024年12月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“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”,助力学校高质量推进产教融合、科技研发、学生实习与就业创业。学校于2025年2月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“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(2025—2029年)”---智能制造科普教育教学基地,近年来持续开展全国科普日、广州市科技活动周、青少年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动,有效提升区域公民科学素质,提高学校的科普服务能力,彰显高职教育社会责任。


图2 工信部产业人才基地和广东省科普基地挂牌

图3 科普活动开展情况

智启未来,共建教育新生态。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以人工智能赋能行动,从专业建设到课程改革,从产教融合到社会服务,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。在这里,每个学子都能获得AI时代的“数字护照”,在数智化转型的澎湃浪潮中勇立潮头!

供稿人:教学科研部 林伟烜 孙方煜

部门一审:教学科研部 孙方煜

部门二审:教学科研部 林伟烜

部门三审:教学科研部 刘玉娟

广州校区: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

江门校区: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 

招生热线:020-32882222 | 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| 粤ICP备12007829号  |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041号

  • 官微